公刘子茶道

当前位置: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与德国人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018-07-12 | 6785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茶道中人,提倡尊敬他人与世界上的事物,今天为甚么撰文介绍德国人与日本人,是因为笔者知道了这个国家的人的其中一点长处,把这个国家人的某一点优秀之处介绍给大家,希望国人能知道他人的长处,学他人之长。


茶道在中国源远流长,近代国内最早的茶道流派是杭州公刘子茶道,来公刘子茶道学习的人,有近三十个国家的学员。但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德国人。

首先,笔者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二战中,德国、日本战败了,投降了,但三十年后,这个国家又成为世界强国了,2013年,德国是欧洲经济火车头,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故这个民族必定有她们内在的极其优秀的文化,能长久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但少有文章向国人介绍。

一、父母学习是孩子素质提高的途径之一

到公刘子茶道学习的学员中以日本人为多,日本学员中有许多年龄比较大的医生、家庭主妇、公司职员、大学老师,她们来一趟中国杭州要花费来回机票和住宿费一般需人民币就要一万多元。许多日本人为了计划这趟中国之行,要筹划一年之久。把一年的假期利用起来。也有日本家庭主妇要来中国杭州学习,其先生大多数会赞同。

中国人与日本人相比较,中国人年龄大了,40岁、50岁的人,大都是要求子女学习,自己搓麻将,自己看电视。这类人一般是一年中计划假期到何处玩?外出一般是去旅游胜地游览,观赏自然景观,放松自己,或到旅游地的什么商场购物。

其结果就不一样了,中国的父母遇到孩子询问问题的时候,一边搓麻将一边对孩子说,你去问老师好了。日本的中年妇女有许多人是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孔子曾说过“朝闻道,死可矣!也知道孔子是何时代的人。若你去中国中小城镇寻一个中年妇女,问上述两个问题,答上来的人可罕见了。孔子是中国人,中国人若没日本人了解的多,国人就要汗颜了。

接下来,国人的素质差异会逐渐变大,日本孩子问父母亲就能解答问题,懂的就多了,人的一生一共就三万多天,一代一代累积,日本孩子与中国孩子平均素质差异就会不断增大。

二、日本人有学习他人长处的传统

日本有学习他人长处的传统,中国的唐代、宋代国力强盛,日本派遗许多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日本的文字有中文、英文与日语的结合,更能体现是吸收世界文明的国度。吸收他人的长处,学习世界事物的优点,均能不断充实提高内涵,综合提升人文素养。

中国是茶道的故乡,现在日本茶道是茶道文化的佼佼者,柔道是中国的,现在日本是佼佼者。中国是茶的故乡,罐装茶水是日本首先开发的。汽车是德国发明的,后来成了“有路必有丰田车”。

学习他人的长处,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我用,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成长、发展的捷径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管理莫不如此。

二、德国人的好学,没年龄与学历的观念。

1、德国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中国美院学习

笔者所接触的德国人,主要讲三个例子。其一是有一位德国的老太太年龄有六十多了,只身前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汗颜的很,中国人哪有六十多岁了,再去国外进修、学习啊!其结果是,德国老太太生活学习很快乐,有充沛的人生动力源泉,回国后可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加德国人对东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中国的老太太,不要说去国外进修,就是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都是极稀罕的。不知道路在何方?只能成为照顾家人的后勤人员,或成为家人照顾的对象。有的独居一偶,缺乏交流,有得老年痴呆症的可能。

博古通今,汲取各国的文化精粹,人人有这样的思想,都能从一个侧面提升整个国民群体的素质。

2、德国博士后在公刘子茶道学习

20133月,德国从事东方文化研究的博士后何兴鹏老师,前来杭州公刘子茶道学习初级茶师课程,令公刘子茶道老师们感到吃惊。这是到杭州公刘子茶道学习的的学员中,文化程度最高的。过去,有国内外的教授、博士、硕士、副校长,副局长、各地院校老师前来公刘子茶道学习,但博士后,还是第一次,并且,此博士后,还是从事茶文化研究的,撰写的学术论文曾获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一等奖。此等人物会到公刘子茶道学习,学习初级茶师课程,不能不令人感到吃惊。国内的教授、博士、硕士几乎没有学习初级课程的,往往学习中级或高级茶艺师。按照中国国内规定,德国人何兴鹏老师的学历与学术成就是可以直接考高级茶艺师的。但德国人的观念是应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茶道文化,德国人有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精神,故应从初级开始学,这就是德国人的思想观念,如此,必然使德国民族成为优秀民族,因为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汲取他人的传统文化,并进行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与掌握。这是德国民族优秀的方面,诚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吾师”,实际上,德国博士后何兴鹏老师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师,有许多内涵是值的我们茶道中人学习的。

3、德国人汲取许多中国文化,如中医、气功、推拿、针炙,不敢在中国开车。

德国中医养生协会,有许多医生,推崇气功、推拿、针炙,认为中医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可供借鉴,吸收。每年组织成员至中国旅游,把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在一起。他们中餐非常简单,喜欢吃蔬菜(因为德国蔬菜贵),中午严格规定不饮酒,因为下午还要工作,费用是每个成员平均出的。

中国人出国把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在一起的往往是国家财政出的钱,自己出钱的,往往

较少有文化交流的内容。

    德国人不敢在中国开车,其中原因是国人开车不太遵守交通规则。德国人开车很规范,不抢道,人人模范遵守交通规则,互相默契,互相照应。德国人不敢在中国开车的真实原因是中德两国人的素质差异。

现在,网络非常普遍,许多人会责怪他人,实际上,看看网络语言与评论,国人的普遍素质尚待提高落后的原因是固步自封,自满沾沾自喜、经验主义等等,不接受新鲜事物,不去交流,不去沟通,就会落后。

 

 

(公刘子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