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子茶道

当前位置:


钧窑瓷器的特点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018-08-02 | 8590 次浏览 | 分享到:
宋钧目前就传世出土器物所见有两种:一种为浊釉, 称暗釉。 一种为亮釉, 称玻璃釉。 前者为早期产品, 后者为晚期产品。 一般人认为亮釉钧器为后仿是误断。 
北宋钧窑的胎土淘洗较细, 胎色浅灰, 釉汁肥厚, 晶莹匀润, 
以天蓝釉为多见。 通过窑变, 产生出绚丽多彩的月白、玫瑰茄皮紫、丁香紫等色调, 其中红与天蓝釉融为一体的"钧红"。 这类器物, 外壁施红釉, 内里则为天蓝或月白釉。 内外都为红釉的制品大多为后世仿品。 钧红釉面上往往呈细小颗粒状的黑疵斑点, 多有蚯蚓走泥纹和细小棕眼, 在器物口沿和边棱凸起釉薄处, 呈现米黄色。 蚯蚓走泥纹是北宋钧釉的一大特征。 
金元钧瓷已基本不见蚯蚓走泥纹。 
清代及近现代的仿品常以开片来表现蚯蚓走泥纹。 
北宋钧窑一般多施满釉, 圈足底部刷一层酱褐色釉, 俗称芝麻酱釉。 
这种芝麻酱釉与器身的乳浊状天蓝釉没有啥区别, 只因圈足处施釉薄, 釉下胎色和薄釉交融呈现浅酱色。 洗类器三足局部釉厚处仍泛天蓝色, 釉层虽薄, 但呈色光亮。 后世仿品底部刷釉干涩, 有驳不匀之感。 
北宋钧器的铭文不多见, 有铭文的都是北宋后期宫廷用瓷。 铭文主要刻一至十的数字, 即器底一、三、五、七、九单数的施钧红釉;二、四、六、八、十双数的施天蓝, 月白釉。 但器底的数字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标明器物的大小规格, 器物越大编号越小, "一"代表器物最大的。 钧窑的铭文一般都是在器物成型素坯时刻上的, 然后在铭文上施芝麻酱釉。 后世仿品往往在施过釉的胎上刻字,从而露出了马脚。 还有以刻北宋宫廷建筑名的, 如"奉华殿"、"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等,铭文字体的笔画纤细。 从钧窑实物看, 宋钧与金钧均已达到钧瓷烧制的高峰。 今人重宋轻金只是个审美视角问题。 
金代钧窑的胎质细腻紧密、烧成后多呈浅灰或米黄色。 釉面较滋润, 
玻璃光比北宋要强, 红釉不像北宋那样呈通体融为一色的玫瑰红或茄皮紫色, 而是在天蓝或月白的釉面上加饰红斑, 红斑的边缘不清晰, 有逐渐晕散的感觉。 器物一般多施满釉, 圈足足端处无釉, 
胎釉交接处不整齐, 垂釉很厚,俗称鼻涕釉。 底部不再有芝麻釉, 
而施与器身相同的色釉, 不见蚯蚓走泥纹, 多有开片。 烧造工艺采用大于圈足的垫饼垫烧, 在板沿盘上采用三支钉支烧。 由于支钉与器物粘连在一起, 烧成后多是敲掉的, 故支钉痕较大且高低不平。 
元代钧窑的产量不断增加, 但质量下降。 个别精品中其工艺水平却堪与宋钧媲美, 只是为数不多罢了。 

钧瓷起于唐代, 北宋达到了鼎盛, 而金元时代仿钧品生产已经达到了宋钧水平。 多数胎质明显粗松, 胎壁较厚, 外壁施釉往往不到底, 胎釉交接边沿不整齐, 釉面有琮眼气泡, 以天蓝月白等色为多见。 蓝釉红斑的斑块边界线清晰, 与金代晕散的斑块有明显差别。 并流行大型器。 碗、盘类底足足端修削呈斜面, 底中心凸起, 
除以釉色取胜外, 常有贴花装饰。 钧窑的胎、釉属于瓷胎, 大多以灰色胎为主, 灰中又分浅、深二种, 另外又有灰白色、淡黄色, 
前者(灰色胎)精细固密,叩之呈金属声, 此为早期产品。 灰白色和淡黄色胎质较粗松, 叩听其声近乎瓦, 此类多属晚期产品。 钧瓷有两种釉, 暗釉和亮釉。 亮釉钧器釉质较粗糙,釉层薄,开大小纹片,且釉上多棕眼,内多鱼子纹,外部着釉多不到足脚,圈部中心刷圈釉或根本无釉。南宋后至元代,此种钧器较多见。宋钧"窑变"特征是出于釉药中活动性配方,且与窑炉结构关系密切,又有影响钧瓷成品率的,则是所用燃料,窑装之稀密,外在因素的寒暑、晴雨、风向、均要窑工们能有应变配合能力。 否则, 即可出现古人所讲的十窑九不成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