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子茶道

当前位置:


台北“国父纪念馆”曾一士副馆长造访公刘子茶道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018-07-12 | 389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193,星期六晚,台北“国父纪念馆”副馆长、台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亚洲古文明研究所所长曾一士先生与中国美院张博士等,因为探求茶叶、了解和交流茶文化,造访了位于杭州教工路59号内的公刘子茶道。

曾一士先生爱玉、惜玉、研究玉文化数十载,特别是潜心研究舍利子,获得丰硕成果,同样也是个爱茶之人。曾一士先生到访大陆已五十余次,遍访大陆各地,亦到处寻访名茶,每到一处产茶之地,必要寻得当地出产最好的香茗。今天,曾一士先生来到杭州,当然要寻觅西湖龙井茶的绝品。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套用在茶上,亦是同样韵味。曾副馆长几经辗转,托得熟人介绍,来到闹中取静的幽深小巷,文人雅士的斗茶胜地——公刘子茶道,与公刘子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愈是文化功底深厚之学者,显的愈是谦逊,当公刘子先生前往迎接之时,曾先生说:“今天是特地前来向您请教茶文化的”。公刘子先生说:“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欢迎!欢迎!还请您多指导。”陪同曾先生的学者介绍了曾先生对茶的挚爱,可以说,曾先生对台湾茶有很深的研究,并且表达了希望对杭州的西湖龙井茶一探真谛的愿望。

在杭州,即使寻访到了最好的西湖龙井茶,要寻到一个娴熟运用“公刘子龙井点茶法”的茶师,想品味到“圣妙香、甘露味”,没有相当的人缘,可以说:“很困难,难以上青天!”

在杭州,即使有极品西湖龙井茶、有资深茶师,仅仅可以得到茶的色、香、味、形的物质享受,但是没有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仍显单薄,要想得到茶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特别是丰厚的茶的精神文化享受,没有相当的人缘,要想与公刘子先生讲茶、谈茶,可以说:“非常困难,难以上青天!”。

 

                         

                                

 

 

公刘子茶道招待曾先生的茶是三月二十七日产的狮峰龙井茶,没有量,只有样品,因为好茶均被全国各地的茶友“抢”走了。胡旭英茶师用瓷盘盛茶样请客人欣赏扁平光滑的干茶,然后烫杯、投茶,请客人嗅闻香气,美院张博士认为有山核桃肉的香,公刘子先生指出,称“豆花香”,但此香,十分优雅,似麝似兰,沁人肺腑。然后用沏茶法,请客人品饮,茶汤中香气十分浓郁,因第一泡,茶汤量少,只有以滴论,曾先生理解说:“浓缩的是精华”,以独创的龙井点茶法,让宾客逐一领略狮峰龙井茶的香气、滋味、美妙的豆花香,入口生津的茶汤,令在场贵宾由衷感叹西湖龙井茶的国茶魅力!真乃“无味之味,乃至味也!”然后,曾先生与张博士请教公刘子关于“沏茶法、泡茶法、瀹茶法、烹茶法、煮茶法”等相关内容。

接下来,公刘子茶道用三十年的茯砖招待了贵宾,公刘子先生指出,茯砖茶以二十年以上的为佳,有促进消化、止痢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特点,此茶可以说是所有茶叶中养生首选的茶,原因是“金花菌”,重要的是“金花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并请曾先生看了相关论文。

若把西湖龙井茶,比作“豆蔻少女”,茶汤鲜、香、醇、浓;三十年的茯砖茶就似“风姿绰约的贵妇”,柔、顺、滑、陈韵尽显,公刘子先生请贵宾嗅闻叶底,张博士感觉有陈年老茶味,曾先生风趣地说:“肯定是山核桃壳的香了”,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曾先生从包里取出一小袋茶叶,说,此茶甚甜,希望知道此茶的名称、产地,等级,公刘子先生仔细观察后,告知了曾先生,此茶不是甜,而是特别鲜醇,氨基酸含量特别高,香气亦浓,缺点是不耐泡。产于浙江许多县市,可称作“白茶龙井”,等级应该在一级。
    
临近尾声,曾先生希望阅读公刘子先生关于茶的代表性著作,公刘子赠送《茶道》一书,请曾先生指正。曾先生表示本次造访公刘子茶道,特别是对杭州龙井茶的品质、滋味、香气,都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与杭州茶人进行了深入交流,真是不虚此行。

公刘子茶道的茶师们,从曾副馆长的行为实践中,得到了许多感悟,作为博学的大德高士,为一探事物的真谛,专程夜访小巷寒舍,不惜步行许多,以求得西湖龙井茶——国茶的真谛,正是这种求真、求实的精神,才是渊博学问的来源;其次,谦虚的精神,即使著作等身,仍可向有一技之长的人求教,这就是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