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子茶道

当前位置:


杭州出台“杭为茶都”建设实施意见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018-07-12 | 23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前,推进新一轮“杭为茶都”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今年是杭州实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起始之年,“杭为茶都”建设已列入“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这就使茶都建设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这对杭州茶都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杭州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购物天堂、美食之都”,这给发展茶产业、扩大茶消费、拓展茶旅游创造了难得的优势条件。同时,杭州已组建起了覆盖全市、上下联动的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网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驻杭“国”字号单位又大力支持“杭为茶都”建设,这对推进“杭为茶都”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杭州茶都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与有序推进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融合、突出重点和统筹城乡相协调,按照茶之源、茶之首、茶之市、茶之文、茶之业等分类建设,打造精品,从整体上彰显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充分展现茶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养生功能,不断扩大“杭为茶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为杭州城市“软实力”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末,把杭州打造成茶文化名市、茶产业强市、茶旅游大市,力争把杭州建成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茶叶交易中心、展示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茶都”。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一)茶产业实力更加提升。全市茶基地面积达到51万亩、茶叶产量3.37万吨、总产值2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5.5%、10.5%和27%,茶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11%以上。 

  (二)茶市场建设更加繁荣。全市茶叶市场整合提升取得明显进展,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综合性较强的“中国御茶街”。 

  (三)茶事节庆会展更加活跃。促使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更有特色,力争国际茶业大会永久落户杭州,将杭州打造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茶事节庆会展中心。 

  (四)茶品牌建设更加响亮。把西湖龙井茶打造成在全国范围公用品牌价值最高、让消费者真正放心的品牌,把杭州“十大名茶”培育成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五)茶馆(楼)行业更加兴盛。培育叫得响的茶馆(楼)知名品牌,打造四星及五星级茶馆(楼)15家、四星及五星级“农家茶楼”30家,建成一二个规模较大、受众面更广的示范茶馆。 

  (六)茶科技应用更加广泛。茶叶综合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茶饮料在全国茶饮料产业中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七)茶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培养茶企业领军人物40名、茶馆业经营领导骨干30名,确保各等级茶艺师和评茶师数量始终领先全国其他城市,各类驻杭高校培养的茶专业人才数量逐步递增。 

  (八)茶消费群体更加扩大。力推茶叶消费普及化、科学饮茶大众化,茶叶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200克左右。 

  (九)茶都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建立传播面广、影响力强的“中国茶都网”。 

    三、重点建设任务 

  (一)推进茶叶基地建设。以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农业精品园区”、“全国标准化园区”等项目为抓手,提升茶园基地建设水平,推进杭州茶产业整体优化。要确保全市的茶园面积、产量和产值稳中有升,重点在优化布局、科技创新、培育产业主体、提高名优茶质量上取得新成效。 

  (二)推进茶市场建设。加快建设“三个中心”,即拓展茶产品销售渠道,成为规范有序的国际茶叶拍卖中心;强化茶产品综合指数预测预报,形成权威的茶叶指数发布中心;创新茶产品营销模式,建立茶都茶叶产品网络销售中心。对现有市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造和提升,形成以西湖区转塘镇“西湖国际茶叶博览城”、余杭区闲林镇“江南茶叶市场”和现代茶城3家比较知名的茶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千岛湖茶叶市场”等中小型市场为补充的规模较大、布局合理、错位发展、购销两旺的茶叶集散中心。 

  (三)推进茶业会展建设。着力办好三大重点茶业会展活动,力争在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及产业带动性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扩大杭州茶都的对外影响力。一是办好每年春季的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形成杭州县区联动、主题鲜明、亲民乐民的茶文化节庆品牌。二是办好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并将该会展活动长期落户杭州,力争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茶行业大会。三是办好两年一届的中日韩茶文化交流大会,并以茶为纽带,将参会范围扩大到杭州国际友好城市,促进杭州与各友好城市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四)推进西湖龙井茶品牌建设。要进一步确立西湖龙井茶作为全国最高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和杭州茶都的品牌地位,继续实施茶树生态环境、龙井群体品种资源、手工炒茶技艺等保护举措,坚持推行打响“精品西湖龙井茶”品牌、专卖店销售、产品质量可追溯、统一新闻发布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借助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的契机,制定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办法,保护西湖龙井茶特殊的知识产权。学习借鉴国际知名品牌等级管理模式,设定西湖龙井茶主要产地名,并通过具体产地名和母子商标的形式提升品牌影响力,维护西湖龙井品牌形象。 

  (五)推进茶馆(楼)业建设。把茶馆(楼)业作为杭州推行“茶为国饮”、弘扬茶文化的主阵地,在原有基础上,着眼杭州特色,实施茶馆(楼)业整体提升工程。对都市茶艺馆、主题茶馆、乡村茶馆三大系列进行科学布局,明确各自区域范围、功能定位、经营特色,区分高中低不同档次,形成差异化发展特色。建立完善杭州茶楼业标准化体系,力争将我市制定的《茶馆业质量评定标准》上升到省、国家标准。 

  (六)推进茶科技建设。充分利用杭州科技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实施名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加工制作工艺、茶叶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建立茶苗育种基地、示范管理园区、茶叶加工制作中心等,并进行示范推广,走出一条保护—传承—创新—提升的路子,增强茶科技活力。利用龙井茶等名茶效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着重对茶叶深加工、夏秋茶利用、茶保健品、茶食品、茶日用品、茶器具等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 

  (七)推进茶旅游建设。充分发挥茶园生态优势,规划建设一批茶旅游休闲生态园、茶文化园、茶博览园,形成上规模、有品位、聚人气的茶旅游特色园区。以自然山水、人文内涵、生态茶园和茶文化村落为依托,重点打造三条茶旅游休闲精品线,推出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 

  一是着力打造西湖龙井茶文化主题旅游品牌,利用西湖申遗成功的契机,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主轴线,整合茶叶博物馆、十八棵御茶苑、老龙井寺、原龙井山园以及周边茶园、茶文化村等资源,让“西湖水、龙井茶”成为中外游客对杭州的最爱;二是着力打造径山茶文化旅游精品线,打响余杭径山“陆羽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的茶旅游品牌;三是着力打造千岛湖茶旅游精品线,打响淳安茶生态游、观光游、养生游品牌。 

  (八)推进茶文化建设。利用全市茶研会网络优势,组织力量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茶文化碎片进行收集整理,重点对唐、宋代茶文化各个历史阶段进行挖掘研究,对杭州茶之起源、茶之发展、茶之市场、茶之产业、茶之器皿、茶之文化等开展系统研究,编写出版《杭州茶文化发展史》。宣传、文化部门要组织专家、作家、摄影家等创作有深度、有影响、反映茶都内涵的影视戏剧和图书作品。加强茶文化窗口建设,重点实施中国茶叶博物馆三期工程建设,把茶博馆打造成最具茶文化品位和最有影响力的宣传阵地。加强茶艺茶道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把杭州建成高等级茶艺人才培训基地。 

  (九)推进茶宣传阵地建设。推出茶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等系列行动计划,普及茶知识,营造健康饮茶大众化氛围,扩大茶叶消费群体,让“茶为国饮”深入人心。设立“全民饮茶日”,以杭州为主导,各地联盟互动,办出特色。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形成推进“杭为茶都”建设的共识。确立“杭为茶都”新的发展目标,是杭州建设重要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和东方休闲之都的重要平台,也是发展城市服务业,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为推进“茶为国饮”、“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华茶产业”作出新贡献。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将原杭州市“杭为茶都”工作协调委员会调整为杭州市“杭为茶都”工作推进委员会,由邵占维市长担任主任,张建庭副市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虞荣仁任副主任,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区、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组织,依靠多部门、多层次、多环节的紧密配合,分解落实“杭为茶都”各项规划建设任务。各涉茶协会要紧密围绕推进茶都建设发挥应有作用;各级茶研会要把“杭为茶都”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发挥综合协调、深化研究、宣传推广、联系交流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杭为茶都”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推动工作开展。各区、县(市)要设立专项经费,对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给予重点扶持,并出台管理使用办法。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和引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推进茶都建设激励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与“国”字号茶业机构的战略合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8家驻杭“国”字号茶业机构,具有优秀的人才和雄厚的实力,是杭州推进茶都建设的宝贵资源和重要依托。要从推进茶都长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国”字号茶业机构的合作框架,充实合作内容,建立专家名录库,拓展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综合科技资源、人才优势、市场营销网络等,真正建立起有效有为的战略合作机制。